close

15078958_1508364552514255_5976631567943756614_n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段歷史,但歷史是死的,她們的痛是真實的。之前無意間轉到電影台看了〈鬼鄉〉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描述了韓國15、6歲的小女孩被抓去當慰安婦的故事,並用了諧音歸鄉來表述在地獄中每個女孩的願望,然而如此卑微的願望,卻要用極大的代價來換取,看完電影後上了網再度搜尋有關慰安婦的報導,因此讓我認識了大陸調查此事件的作者張雙兵和臺灣的蘆葦之歌。

  所謂的慰安,泛指提供給日兵性服務的女性,然而在這之中,被強迫抓走的女性不計其數,《慰安婦調查實錄》就是作者張雙兵去紀錄被日軍強迫的女性,蒐集資料好幫這些曾受到非人道待遇的女性們討回一個屬於自己的公道,然而在臺灣,也有社會機構在幫助這些女性走出心理創傷,因此拍成了蘆葦之歌這部片。

  我記得當初國高中在讀這段歷史時,也只用不到一頁的篇幅在敘述這段歷史,然而這不到一頁的字數,隱藏了多少人的辛酸,已經難以估計了,《慰安婦調查實錄》是將這些事實一一攤在面前,而〈蘆葦之歌〉則記錄阿嬤們一步步修復心理傷口的過程,他們用了不同方式來呈現這段歷史,共同的是替這些女性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所呈現的部分可能還只是滄海一粟。

  歷史雖已過去,留在她們心中和身體的傷痕是難以抹滅的,她們要的不多,只要一句來自政府的道歉,然而到現今依然尚未等到,這是一個遺憾,也是一個尚未償還的公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容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